近日,江西農業大學大學生經濟研究協會組建 “農裕丹心隊”,赴江西贛州石城縣小松鎮丹溪村,開展為期一周的 “青春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 —— 青春建功石城沃土,實踐筑夢蓮鄉新程” 暑期 “三下鄉” 社會實踐服務活動。此次活動旨在更好踐行大學生社團 “五五三” 育人模式,即把鄉村 “五大振興” 融入 “五育并舉”“三全育人” 全過程,著力培養理論型、實踐型、創新型的知農愛農新時代人才,在 “五五三” 模式中培育新時代青年 “金種子”,為鄉村振興注入青春動能。
德育鑄魂:紅色基因引領思想,筑牢“厚德”根魂
隊員們通過參觀石城縣博物館、石城縣阻擊戰紀念館,在紅色文化中接受精神洗禮;開展 “紅色課堂”,聯合宣講黨的二十大關于鄉村振興的重要論述及石城縣小松鎮丹溪村的紅色光輝歷史,讓 “紅色課堂” 富有活力。這一系列活動使隊員們在思想政治上受到深刻洗禮,堅定了理想信念,提高了道德修養和思想覺悟,進一步筑牢了 “厚德為魂” 的思想根基,強化了大學生的 “德育培養”。
智育強基:善思開啟智慧,奠定“博學”基石
隊員圍繞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大振興主題,深入基層一線探索學習。針對石城縣特色農業發展,先后走訪白蓮種植基地、雄達白蓮公司、偉邦農機等七家當地企業,通過與企業負責人交談、實地察看種植環境和加工流程等方式,詳細了解石城白蓮加工產業的技術應用、產業鏈建設等特色農業發展情況。此外,還針對白蓮種植戶的生產規模、種植技術掌握程度、投入成本、銷售渠道及面臨困難等方面設計問卷開展調研,廣泛收集一手數據,并針對現存問題發表見解,嘗試解決問題。這些行動不斷拓寬了隊員們的視野,激發了自我智慧,奠定了 “博學基石”,達到 “經世濟民” 之效,實現 “智育培養”。
體育強身:晨跑強健身心,塑造健康體魄
駐村期間,隊員們每日清晨身穿隊服沿著丹溪村道路晨跑 3 公里,途中齊聲喊出 “厚德博學、經世濟民、經協經協、一路向前” 的口號,聲浪回蕩鄉野。彰顯了當代青年 “能吃苦、肯奮斗” 的精神品格。戶外拓展活動前,開展團隊建設講座,分享集體榮譽背后的感人故事,激發學生的集體榮譽感與責任感。通過這些精心設計的活動環節與引導,實現了思政教育與體育鍛煉的有機結合,助力學生全面發展,實現 “體育培養”。
美育潤心:文化增強自信,提高審美體驗
隊員用鏡頭記錄石城風光,制作包含白蓮、煙草種植基地、博物館紀念館、客家建筑等富含當地特色的宣傳微視頻,并在微信公眾號、微博等平臺進行分享,全方位展現石城的自然之美與人文之韻。通過這些措施,讓學生駐足欣賞身邊之美好,提升審美感知力,增強對優秀傳統文化和現代生活的認同感與文化自信,達到“美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之效,實現“美育培養”。
勞育固本:勞動淬煉成長,實干踐行“經世濟民”
在白蓮加工基地,隊員體驗傳統的白蓮手工加工,協助農戶完成去殼去衣、通芯等工序;在煙草加工基地學習煙草的編制;在小松鎮敬老院開展慰問老人的志愿服務活動;學習草鞋的編制,做當地非遺文化的傳承人。通過這些日常生活中的 “小事情”,提升了隊員的勞動 “大能力”,也踐行了大學生經濟研究協會 “理論與實踐兩條腿走路” 的方針路線,更好地強化了 “勞育培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