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我好舍不得你”,惟義動科2001班的金克悅在定量分析化學實驗課程結束后,依依不舍地拉住胡春燕老師。金克悅雖然是一名理科生,但是化學基礎薄弱,對化學課程學習有心理負擔,是胡春燕因材施教,化解了她對化學的“恐懼”,找到了適合她的學習方法。“胡老師很重視學習過程和學習方法,她總說過程好了、方法對了,結果自然不會差”。在胡春燕的對癥下藥下,金克悅喜歡上了化學,而且成績顯著提高。
胡春燕之所以能夠精準的對學生們“問診施針”,源于她37年如一日對教學的堅守。自1984年參加工作以來,胡春燕一直工作在教學第一線,曾擔任化學系系主任、普通化學教研室主任工作。對于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她有自己的獨門“良方”。
“學好化學最重要就是‘態度’+‘方法’”,胡春燕說道。豐富的教育教學經歷,讓胡春燕快速深入的了解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態,全面清晰的掌握學科專業規律,她總結化學課程學習就是“心理戰”和“方法戰”,不要對化學產生“敵意”,端正學習態度,堅持做好“學習三步走”,即課前預習好、課上聽講好、課后復習好。
“用心做好教育,用愛為人師”是胡春燕的座右銘。她的教學工作堅持以學生為中心,思學生所思,解學生所憂。一般化學專業教科書后面復習題很少,為了滿足學生課后復習的需求,她和團隊重新編寫教科書,豐富課后習題題型,幫助提升學習效率;學生化學基礎參差不齊,為了幫助基礎薄弱的同學扎實基礎知識,她組織團隊專門拍攝《基礎化學知識》教學視頻;為了每一位學生在教室每一個角落都能看得清楚,看得舒服,她的教學團隊制作的課件,內容排版重點突出,文字清晰。
學生求知若渴的眼神,取得理想成績的笑容,讓她覺得自己所有付出“值了”。“教師應該認真上好每一節課,學生應該認真聽好每一節課,師生之間的關系應該是相互成全的良性循環”,胡春燕欣慰地說。
經過多年凝練和沉淀,胡春燕對教育教學工作不斷探索和總結,她先后獲得省教學成果一等獎、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全省優秀教材一等獎,2020年被評為江西省首屆金牌教授,2017年獲江西農業大學首屆大北農教學精英獎,2次獲江西省高等學校中青年骨干教師,多次獲校優秀教師和獲校先進工作者。
在學生們眼里,胡春燕是一名和藹可親的師者;在普通化學教研室的老師們眼里,胡春燕更是一名嚴謹真摯的范者。她會定期組織開展教研活動,自己帶頭上示范課,與教師們一起探討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她所在的教研室完成了省江西省精品在線開放課程《普通化學》的拍攝,并在中國大學慕課平臺運行。她認真指導新入職的青年教師,先后與袁厚群、賀雪梅等青年教師結對子,耐心做好“傳、幫、帶”,將自己的教育教學經驗、理念和方法傾囊相助,幫助青年教師迅速成長,使其能獨當一面。
成為“一名好老師”,是胡春燕畢生的追求,也是她一輩子的熱愛。“我想上課到我退休的那一天,喜歡教書,喜歡學生,這是我所有的動力”,胡春燕告訴記者。

報道:宣傳部 王詩慧 審核:高蕓